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让孩子爱劳动,还要巧劳动

  • 迁西父母课堂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978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09/10/24 16:46:20
  • 来自:河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迁西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对456名青年的生活进行调查研究,结果发现,不论智力、家庭收入、种族背景或教育程度如何,那些童年时参加劳动的人比那些不劳动的人生活得更愉快。 
    我国一位教育专家也对中国孩子进行过调查,同样发现,在家中做力所能及的事的孩子,情绪较为稳定,心理问题较少,学习自觉性与责任感较强。 
    如果我们深入分析,不难看到,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即参加劳动,对其发展躬促进功能。所以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参加劳动但在这过程中,父母要注意几个方面: 
    1、做事要由简到繁,由少到多,由己及人 
    孩子做事,要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,即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,如9岁的孩子,父母可让他扫地,却不能让他拖地,因浸湿了的扫把太重,会超过孩子的体力,如强制他拖地,一会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而不敢拖;二是会以为父母虐待他,以至产生怨恨情绪。 
    2、做事要启发自觉性,恰当鼓励,持之以恒 
    启发自觉性就是逐渐让孩子从“要我做”变成“我要做”。 
    开始,一般都是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,让孩子去做,以后,家长不再提出具体要求,至于做什么,怎么做,则让孩子自己去安排,家长只是适时点拨。在孩子做事过程中,孩子最需要的是鼓励。 
    同时与鼓励密切相关的是宽容。孩子做家务,难免笨手笨脚,难免做错事,这时最需要的是父母的谅解与宽容。做错事,犯错误, 
    家长要指出问题所在,帮助孩子分析原因,明确应该如何做。过于严厉的批评,琐碎的捞叨。是极容易扼杀孩子劳动热情的。 
    3、做事要引导孩子多动脑,多体验 
    “人生两个宝,双手与大脑,这是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盲,做事也经相导孩子既动手又动脑,在动手中动脑。在做一件事之前,家长要引导孩子先想想准备怎么做,怎样做才能又快又好。 
    孩子做事后,父母要和孩子一道体验劳动成果,这可以增强孩子自豪感、成就感。如衣服洗干净后,父母与孩子—起看看,说句“多漂亮”;房间打扫干净后,父母—起去房间坐坐,脸上现出幸福的微笑,久而久之,孩子就会更乐意更自觉地去做事。 
  
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,不再提供回复功能,请勿尝试回复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