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坛广播台
广播台右侧结束

主题: 《编辑部的故事》:是窗口还是大毒草?

  • cuihu161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1627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13/5/10 14:11:07
  • 来自:河北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迁西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 《编辑部的故事》:是窗口还是大毒草?
   据郑晓龙回忆,当年众策划侃出的40多个“编辑部的故事”,最终选出30个写成了剧本。但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搬家时,这些“良莠不齐”的剧本不慎全部遗失,只得由王朔、冯小刚凭回忆从头写过。
   1991年12月,《编辑部的故事》在北京台首播编辑部故事。除了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和台词,观众们也能在剧中找到反思历史、反映当下的切口。譬如《谁主沉浮》一集中,陈主编笑着回忆:“说起被挽救的对象,我们这儿的都有一段痛苦的经历啊。那个时候牛大姐经常写个诗,有一次写了个 "心花怒放",好,让"造反派"给逮住了oykrgf,审问:心花为什么要怒放,替谁怒放?你是不是对社会主义不满?那个批判会,我到今日是记忆犹新啊。” 刘书友接茬说:“当时啊,牛大姐让人剃了一个阴阳头,站在台上,您就站在她旁边。” “四人帮”倒台、三年自然灾害、上山下乡等历史情节,都被编剧先生们融入了《编辑部的故事》。
  在《编辑部的故事》中编辑部故事,六位主人公和客串演出的其他角色,均带有强烈的、略显夸张的代表性。当年有时评说:“通过《人间指南》编辑部六位编辑与社会各层面接触的过程,打开了一个了解当代中国人生活和心态的窗口。”仅仅一年间,《编辑部的故事》在全国各省市电视台的总播出(包括重播)次数累计达140多次。“作为一次媒介热潮和一个文化现象,这情景甚至使若干年前的《渴望》、《新星》相形见绌。” 
  伴随着热播的,是争论的升温。与《渴望》风格、结构全不相同的《编辑部的故事》,并未获得如《渴望》那般一边倒的赞扬。《北京晚报》时设“编辑部大家谈”栏目,十天收到三千多来稿,连续20天内刊发了四十余篇观点截然不同的文章。“有人认为这戏很假,不合情理,难道我们的生活是如此的吗?”也有人觉得它太真实,“连灵魂的隐私也统统搬上荧幕,我们反而感到不自在和不习惯”。 
  作为《编辑部的故编辑部故事事》的推手和“艺术顾问”,张永经说,播出后,有老同学给他打电话,称剧中“有些内容是反党、反社会主义的,拿政策开玩笑,是一棵大毒草”。由于争议过大,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曾奉命向中共北京市委汇报情况,张永经与冯小刚皆是当事人。在获得了当时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李瑞环的点名肯定后,《编辑部的故事》播出后长达一年的质疑和争论才算尘埃落定。 
   1993年,《编辑部的故事》获飞天奖、金鹰奖和“五个一工程”等8项大奖。 来源于编辑部故事http://zhidao.baidu.com/question/540461763.html
  
帖子已过去太久远了,不再提供回复功能,请勿尝试回复!!